第364章 风雨,纱窗,背影


        归雁微微错愕,之前倒是没有听谢姊姊说起过这件事。 这么重要的事,谢姊姊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若是归雁知道的话,就算仍然觉得公子和谢姊姊是良配,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这太影响谢姊姊的名声了。 污人名声的事,归雁不想做。 可是谢姊姊一直从未提起,难道是因为她本来就不期望大家知道? 这又是为什么? 归雁一时也转不过弯来,不过还是叉腰,鼓起勇气说道: “公子,我们杜陵杜氏乃是中朝望族、中流砥柱,比之那借助南渡而起的琅琊王氏,不遑多让,公子何需畏惧!此地是关中,又不是那江左!” 掷地有声。 杜英笑了笑,这倒是。 关中和江左,毕竟是不同的天地,甚至恍惚两个世界。 同时,归雁所流露出的态度也在提醒杜英,这或许是凉州大多数世家的态度。 凉州世家多半都是关中世家和河洛世家北上,这些世家原本就是支撑皇室的中流砥柱,多半都是历经汉末、曹魏和西晋三朝不倒的豪门。 结果一场永嘉之乱,中朝崩塌,司马氏旁支南渡、重整旗鼓,这挽狂澜于既倒的功劳,自然就落在了琅琊王氏等山东世家以及顾、陆等吴地世家的头上,和关中、中原等北方老牌世家没有什么关系不说,甚至他们还被划入了罪人的行列。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世家穷奢极欲、争权夺利,朝廷怎么可能分崩离析? 杜英当然知道永嘉之乱、华夏崩塌,是有很多的原因,甚至最后酿成大错的王衍还是琅琊王氏的人呢。 但是这本来就涉及到很多讳莫如深的利益纠葛,又牵扯到皇室的面皮、世家的脸面,所以大家互相推诿、攻讦和鄙夷,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颍川的不少士子,比如任群,宁愿西来,也不愿意南下。 因为在氐人这里,他们或许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南下之后,没有根基又群敌环伺,简直就是去主动背锅的。 西北世家的态度如此,自然也意味着,日后杜英想要收服凉州,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尤其是如果他真的借助了南方世家的力量崛起,就等于和西北的这些家族划清了界限。 除非杜英真的能够拿出来他们无法拒绝的利益。 毕竟在足够多的利益面前,世家们什么都可以丢掉,发出“真香”的声音。 之前隔空对骂和推卸责任,不算什么。 任重而道远啊。 杜英心思重重,让归雁继续盯着丁壮们搬运物资,自己先向后院走去。 穿过大堂,雨水一下子浇在斗笠上,杜英打了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好在自己刚才没有把斗笠随手摘下来。 他定睛向前看去,两侧厢房都是昏暗的,亲卫们都没有回来,而谢道韫显然也不在住处。 前方,只有正厅一侧的书房有烛火。 火光明灭,在纱窗上映出一道曼妙的剪影。 谢道韫在书房,杜英并不奇怪,刚刚就听归雁说过。 而谢道韫会霸占自己的书房,杜英也不奇怪,厢房本来就不大,哪里有在书房里守着众多书卷和文书来的舒服,想要看什么也都是随手的事。 对于女文青来说,会怎么选择,可想而知。 更何况还是从小就过的是锦衣玉食生活的女文青。 趁着杜英不在,自然果断鸠占鹊巢。 其实杜英还是很佩服谢道韫在吃苦这方面的能力的。 自己的这个小院子,放在关中盟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了,别说是一个院子了,现在还有不少盟中中高层官吏挤在一间屋里呢。 但是这相比于乌衣巷中的豪门,当然差得远了。 来到关中盟之后,谢道韫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抱怨过这里的条件怎么样,一副甘之如饴的模样。 不管这是装出来的还是她真的不在乎这些,杜英都表示佩服。 因为想要一直端着架子,也非常人所能为。 在屋檐下解开斗笠和蓑衣,杜英其实很好奇,谢道韫在书房之中有没有发现自己留给她的惊喜? 那一首相思诗,表达的意思浅显易懂。 杜英专门夹在常用的公文之间,就是给谢道韫看的。 归雁平时不会乱翻放在一起的简牍文书。 他既然已经动了心思,自然就要有所动作,时刻彰显自己的存在,并且用谢才女最喜欢的诗词怒刷好感。 不过整个书架上,只有这一首诗。 这些诗本来就是杜英抄来的罢了,取之有尽、用之有竭。 这辈子那么长呢,总不能年轻的时候就都掏干净了,那之后自己要是拿不出来好诗词,世人又会怎么看自己? 江郎才尽啊! 等等,这个时代,江淹好像还没有出生吧? 那岂不是要变成杜郎才尽了? 杜英拒绝这个名传千古的机会。 而且本来现在杜英就不是很确定谢道韫自己的想法,直接用一通诗词砸下去,效果也不见得会好。 诗词这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背景、环境结合。 艺术,本来追求的就是引起人的共鸣。 场景不对,再好的诗词,也不能称之为好。 能让人触景、闻诗而生情的诗词,才是用在了刀刃上的好诗词。 所以杜英知道,自己对于诗词的引用也是要有讲究的——对,是引用,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伸手推开门,杜英看到了谢道韫的背影。 她斜坐在软榻上,榻上放着小桌案。 因为要看那不知道是文书还是账本的缘故,所以娇躯扭动倾斜,衣裙下双腿并拢,微微蜷曲。 这一身浅蓝色的夏日裙子本来就只覆盖鞋面,露出鞋尖,并没有拖地,是女子在内院没有外人的时候才会穿着的。 纤细的腰肢和隆翘的臀儿,因为夏日单薄衣裙的拉扯和束缚,轮廓格外明显。 此时这个姿势,让谢道韫裙子被微微提起,而双腿又向外倾斜,自然露出月白色的绣花鞋和白润如玉的足踝。 如花含露,如月初圆。 杜英咽了咽口水,呼吸都跟着急促了几分。 就是和门口还没长开的小丫鬟不一样。 可怜的归雁,因为家有飞机场反而被自家公子在心里默默地歧视了一下。 “归雁,前面的事都处理好了?”谢道韫的声音很温润,在这磅礴的雨声中,令人似沐春风。 背后脚步声响起,但是来人并没有说话。 谢道韫察觉到一丝不对,当即回头。 杜英已经走到桌案前,低头看她正在翻看什么,所以谢道韫回首,差点儿直接撞进他的胸口。 男人的衣服! 一声尖叫差点儿就冒出来,不过杜英准确的伸出手指按在了她微微张开的双唇上。 “我,杜英。”     喜欢晋末多少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晋末多少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