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挡不住的诱惑


        疏雨应该是盟中最忙的一批人之一。 她一直跟着田曹,负责统计和监督的事。 说好了让她带着几个机灵的小丫头负责监督和核算,但是最后缺少人手,所以她们也都跟着顶上去一起打算盘了。 对此,疏雨发誓下一次见到杜盟主之后,先给他一拳。 说好的只是监督呢?! 这家伙肯定心里有数,单纯的骗人,而且不只是骗她,还骗了自家大娘子。 要是大娘子知道,这活有多累人,当初肯定是不会让自己去的。 黑了心的杜盟主。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挂在墙上的油灯还在带着热意的风中轻轻跃动着。 自从谢道韫和疏雨搬进来之后,这个院子就彻底变成盟主的后院了。原本另一侧厢房中是有从凉州而来的杜家亲卫驻扎,平时只有归雁在这里的时候,亲卫们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当初在武威的时候,也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 所以亲卫们平时在院子里锻炼、走动,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谢家大小姐来了之后,这自然就不合适了。因此东厢房通往院子的门虽然不至于封上,却也不再打开,亲卫们一般从厢房另外一边朝向外侧巷子的门出去。 因此院子里到了晚上便格外的宁静。 “疏雨姊姊回来啦!”归雁正抱着盆推开门走出来,见到疏雨赶忙打招呼,“今天的衣服需要洗么?正好帮着你一起。” 疏雨赶忙摆手:“不用,不用,自己来就好了。” 虽然她对于坑蒙拐骗的杜英没有多少好感,但是对于可爱的归雁小妹妹还是很喜欢的。 自家大娘子应该也是如此。 “没关系,疏雨姊姊累了一天了,交给我就好。”归雁笑嘻嘻的说道。 而疏雨正想要说什么,扭头间,目光顺着书房打开的窗户看过去。 灯影摇晃下,谢道韫伸手托住半边脸颊,仰头望着无星无月的天空,也不知道在沉思什么。 疏雨怔了一下,都这个时间了,大娘子竟然还没有歇息? 而且没有歇息就算了,为什么还在书房之中? 这书房可并不是谢道韫的书房,而是杜英的书房。 杜英还在关中盟的时候,谢道韫就算是去书房,也只是在得到杜英的允许之后,进去找一些需要的资料,匆匆去,匆匆回,绝对不会久留。 可是杜英走了之后,这······ 疏雨忍不住腹诽一句,这难道就是书中所言,鸠占鹊巢? 看到了疏雨露出的疑问神情,归雁微笑着说道:“谢姊姊说要查找什么文书,所以用一下书房。本来公子就曾经吩咐过,谢姊姊想要用书房,随时都可以。” 疏雨皱了皱眉,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现在自家大娘子和杜盟主之间的关系匪浅,在关中盟里,能够查找资料和文书的地方也不多,大娘子的确也没有别的地方去,总不能赖在人家参谋司那里。 只是总觉得哪里不妥。 谢道韫似乎并没有注意到院子里两个人的窃窃私语,就在那里怔怔出神。 疏雨愈发担心,但是又不好打扰,只能压低声音问道:“大娘子在书房之中已经待了很久了?” 对于疏雨这个问题,归雁很是奇怪,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认真的回答:“是啊,得有一个时辰了。” 疏雨觉得好像真的落实了自己的一些猜测,但是又不好明说。 归雁虽然是个憨丫头,但是疏雨姊姊这神情变化不定的样子,她当然也都看在眼里,赶忙说道: “姊姊无须担心,谢姊姊这个样子,我家公子早就已经说过。” 疏雨惊讶:“啊?” 这和你家公子有什么关系? 归雁则煞有其事的摇头晃脑:“我家公子说,女儿家托腮发呆,十有八九是想情郎了。” 疏雨登时一头黑线。 你家公子还真是什么都跟你说啊······ 归雁恍然又想起来什么,赶忙捂上嘴,左顾右盼一小会,又嘟囔道: “我家公子还说过,这种话可不能当面说出来,不然人家就算是心里这么想的,嘴上也不可能承认。” 疏雨的嘴角抽了抽,你家公子挺了解女人的哈。 不过,你在院子里这样口无遮拦的,真的好么? 咱们说话声音虽然很低,但是这么安静的环境下,真的不代表大娘子啥都听不见啊。 疏雨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心里咯噔一声。 原本怔怔出神的谢道韫,此时已经伸手掩上半边窗户。 不知道是听见了什么,还是正好这个时候回过神来。 疏雨暗叫一声不妙,转身就想跑。 归雁背对着书房,并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变化,忍不住挠了挠头,又不是说你,疏雨姊姊你慌什么? 难道你也想情郎了? 谁? 疏雨溜得很快,而谢道韫并没有出来把背后嚼舌根还敢这么大声的两个丫鬟收拾一顿。 半掩的窗后,烛火映照下,她的俏脸微微发红,也不知道是火光映衬的,还是自己害羞。 此时犹然能隐约听见归雁向疏雨道别的声音,刚才两人的对话更是几乎一字不差的传入自己的耳中。 情郎,相思······ 很想反驳,可是好像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因为刚刚自己一直在想的,虽然不只是他,但是他似乎又总是出现,甩都甩不掉,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心思飘忽到哪里去了。 深深呼了一口气,谢道韫让刚刚杂乱的心思平复下来。 她翻了翻桌案上的文书,其实这些文书并没有什么用,都是关中盟的一些基础资料罢了,户口田籍的,谢道韫其实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必要去看。 这不该是她这个礼曹掾史头疼的,今天来,只是简单地整理一下资料,明天交给罗含,让准备开办书院并且办“扫盲突击班”的老爷子心里有数。 这个任务很简单,早就已经完成了。 她找着查阅文书的理由赖在书房不走,实际上只是觉得这里的桌案宽敞一些罢了。 对的,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心中重复了几遍,她才定下神来,提笔,在铺开的竹简上一笔一划的认真写下“征西幕府名册”六个字。 落笔之时,只觉得一直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消失了。 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要告诉他,什么人或许可信,什么人,一定要万分小心。     喜欢晋末多少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晋末多少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